2013-11-29 0 意見

MEmeNTo Live 尾場記


























寫在前面

先前說The H word matters, 要說的其實是 Heart matters.因為有心,所以Hocc matters

何韻詩的許多歌曲的創作背景,都與其經歷想法有密切關係。雖然率真表達情感會把自己曝露在易受傷害的位置,甚至惹來種種詬啐謠諑,但她始終不願背叛自己內心去迎合所謂主流。也正是這種真誠和執著的人格特質,她身邊累積了一群了解而忠實的支持者,以及理念相似的夥伴。“何韻詩的粉絲都很鐵”,是在各個論壇上常會看到的評論,我會理解為這是真心召喚出真心,就如今年7月在北京現場她說的:“把自己的心保護得很好的人通常會很辛苦,但會走更久,更值得。我OK,因為我有你們。其實你們也有我。”

這樣的一個人,不難想像她想借演唱會回顧先前人生階段的想法;也正因為音樂與人生路途的高度疊合,這個概念有了先天的執行基礎。但是有基礎並不保證演出的成功,一旦分寸拿捏失當,成果可能就會落得自溺難懂或是顯得過度刻意。好在身兼演出創意總監的何詩很清楚自己要做什麼,創作團隊從曲目安排、過場音樂、舞台空間、動作設計,處處見心思,緊扣Hocc『回憶』的主題之餘也兼顧現場氣氛;而有過舞台劇經驗的何詩很巧妙地運用了戲劇元素,演出隨著分幕而有了起承轉合的故事性,看來更完整情感也更加飽滿。於是201310月,我們在紅館看到了一場超水準的goo show,那份感動,至今仍未消散。


序幕:尋回那點光

想像中,在開演之前的舞台應該空曠無一物。但一進場就發現舞台正中央堆著東歪西倒看似墜機的鋼架,竟像是還未完工的現場。後來才知道,這些鋼架在整個演出裡有重要的功能。

燈光變暗後,《美空雲雀》的間奏響起,預告演出即將開始,音樂結束後,正中央的鋼架沒有任何動靜,倒是舞台一角升起一高台,宛如從廢墟裡出來的歌者幽幽清唱:「從頭溶掉我多災的信仰」沒有唱出來的《美空雲雀》裡,所期盼的「同病抱擁  天下為公」是不是一種多災的信仰?

燈光打亮,高台上是一個閃閃發光卻沒有臉孔的鐵面人。當舞台燈光聚焦在金屬(水晶?)面罩上,反射出強烈光芒。是在隱喻長期在鎂光燈下的藝人嗎?在媒體、路人、歌迷等種種期待八卦窺探下,反而不易看清其本來面目。外在長期的誤解與內在對自我要求共同打造出堅毅卻也僵化的形象。

「無奈我有點逼不得已發育直到墮地亦不碎  卻困著肉身沒人來也出不去」《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像是 Supergoo在唸罷《金剛經》之後的反躬自省,而接下來兩首歌,則像是為這問題點出了答案。

彷從高台降下的歌者一邊唱著「純真總被歲月去污染  反正  誰都會有這一天」《天使藍》,一邊如學步般跌撞彳亍於舞台,正像是從天國落入凡塵的憂鬱天使,你知道藍在英文裡的雙關意義對吧。間中,見她重複了2006live in unity《神經痛》那段化身音樂盒人偶的舞台動作,是第一場紅館演唱會的回憶,也彷彿是再重申人在樂壇的身不由己。

與此同時,三隻蒙面兔子人在舞台上下四周遊走,其中一人手上拿著今晚重要的道具——小紅書逐步靠近,把發現小紅書的歌者誘到舞台另一角。『若插翼難展翅  情願因你脫下純白羽衣  戀愛難  不想更難  苦戀那時  不得已』。被吸引的歌者彎腰想觸碰小紅書,書沒碰到卻在一陣強光之後,()除下了面罩,現出真面目。

小紅書象徵甚麼?是一個人,一段感情,一種珍寶,還是一個禁忌?是《小紅帽》般的童話?《毛語錄》般的禁書?抑或是《紅樓夢》般的經典?

露出真面目的歌者,卻隨即又在上升的小台化為《青山黛瑪》。歌曲並非從頭唱起,而是直接切入中段:「人類以為強於拯救地球 卻總摸錯地方」。當「旁人全部也  一本通書向前看」,很用力想要改變世界的黛瑪,頓時顯得曲高和寡。如何尋回被拒於知識之外那點光?青山之花如何怒放?這些問題好像不容易有答案。在兔子人的注視下,歌手離場,第一段結束,而小紅書留在舞台側邊一個小小燈台上。

跑出一片藍

再度出場的何菇換上藍色高叉長裙抱著電吉他,連續送上兩首節奏強勁的歌曲,像是回應上一段的自我質疑:「誰都下跪獨我犯例  喂喂 這有沒有問題  求開心開心有沒有問題」《我有沒有問題》?「到此為止 受夠了到此為止  沒錯我 是瘋子  有什麼能比快樂還真實」《瘋子》?先前的憂鬱在閃爍的燈光以及何菇的強大氣場下一掃而空。


隨著自信與傲氣回歸,緊接著的《迷你與我》瀟灑地跑出自選的天使藍,三名樂手(包括英師傅)她一起站上舞台中央飆吉他,原來這部分的舞台是可以升起旋轉的,的確有大路上瀟灑爽快轉彎的fu。三首歌過去,在換吉他的時間她終於開口說話:“大家好,我是何韻詩,我回來了”,全場歡呼。接著她表示看得出在場歌迷有著年齡的差距,但是沒關係,音樂能喚起記憶,隨即帶來《千千萬萬個我》,她的第一首主打歌。沒錯,舞台上自信滿滿,帥氣刷吉他的搖滾菇還是大家最熟悉的,也是對她最初的記憶。



宛在水中央

三隻兔子人再登場,其中一隻發現了小紅書,之後在台中央的表演像是進入了夢鄉。兔子人?Alice in wonderland 裡的rabbit hole?在《不眠皇后》的旋律中。幾位帶著花面罩的舞者也悄悄從洞裡爬出來。花面舞者的拼接短襟長袖衫與無袖短褂,皆令我想起電影《雙鐲》裡的惠安漁民造型,而那部電影的主題曲正是《似是故人來》,何詩當時唯一已經發布她重新演繹的梅艷芳作品。當後來重新登台的阿詩乍看半裸像泳裝的造型,不斷讓我聯想到水,當時還以為她要唱《似是故人來》,原來卻是真的要唱《不眠皇后》。

一部很喜歡的電影裡頭有這一句:『夢中的公主,終於睡醒了,變成美麗的皇后』,以致於我常懷疑《不眠皇后》在唱的就是這故事的延續:醒過來的皇后為了珍惜與情人每分每秒的相處時光,而不願意再度睡去。『記住不要睡眠 睡眠 睡了怎會 碰面  睡了怎會 發現 伴侶正在 面前』。

喜歡何詩的這些溫軟甜而不膩的歌曲(其他的如《水花四濺》、《螞蟻》、《惹火》等),話說當時何C在臉書上開放歌迷投票時,我可是有投這歌一票,真的在現場聽到讓人很驚喜。在這段演出中,舞台中間拉起了紗幕,隔層紗的舞者和歌者動作看來有點朦朧。這幕有段是舞者疊成人床,讓歌者躺上去之後再柔順地移動肢體把她放到地板上。紗幕內有人在演出,紗幕外則有著各種花與樹的造型投影,加上兔子人也只是在紗幕外旁觀,種種跡象似乎暗示著這一切也許並非真實,而是失眠者似幻似真的境界(是,我悲觀了)。

接下來的是《韻律泳》,乾冰營造出水霧迷濛的效果。歌手和舞群在水霧中再現了原版MV裡的海豚手語(眼角偷閒,瞄到觀眾席居然還有人可以全程跟著比,佩服)。話說這首歌也跟電影有關係,據說是填詞人Wyman看了一部法國片Water Lilies之後寫的。延續著《不眠皇后》的甜美,承諾說要配合你再辛苦 辛苦比快樂都算太渺小」,『就算你沒法起飛我也會爭取  留在這泳池裡陪著你鴛鴦戲水』。這段舞蹈有段是歌手與彷彿疊影的眾舞者對舞,相。當。好。看。

不知是詞的關係還是人的關係,雖然表面上《不眠皇后》和《韻律泳》是甜蜜的情歌,可我卻總覺得這兩首歌在骨子裡流露著一絲悲傷。會問『做人最快樂時候  能做多久』像是暗示了好夢終有盡頭;唱著『同一刻飛上天  同一刻跌下水  誰可以做情侶 動作不一致又一對』,卻總是形單影孤地那麼不協調。還好,接下來《未來》和《可可》帶回希望和正能量:『我只有繼續期待』,因為就算『標靶很遠,還是會中』。何二在《可可》的時候四周圍走唱兼賣萌,場面很歡樂。


出走太平洋

抱著把吉他再出場的菇原本是要認真介紹她即將帶來的一首早期作品,可她的介紹方式卻引來歌迷起哄要她唱《小丸子的心事》。一臉無奈的校長勉為其難唱了兩句想打發大家,結果換來在自己的演唱會上被歌迷噓的下場,呵呵。有才其實要唱的是《與別不同》,她第一首寫給自己的歌。“很有意思的”,她說。

曲罷,她聊起創作的有趣之處,說同一首歌若干年後重唱居然能有全新的體會,歌曲也彷彿有了自己的生命。過後轉換國語頻道的阿菇,先感謝各地前來支持的歌迷(場內燈牌有內蒙西安北京東京泰國新加坡,還有沒牌的馬來西亞)。她接下來要演唱的歌曲對她也是非常重要,因為這張專輯為她打開一個新的天空,並讓她找回剛入行時那種只想把歌唱好的簡單心情。想當然爾,帶來的是她初登台灣樂壇的主打《詩與胡說》。其實私心希望《與別不同》之後接的是《波西米亞》,同樣是有才創作,曲風相近,而且詞義上像是前者的進化(成熟)版。

唱完《詩與胡說》,她繼續和觀眾互動,並觸發“阻住大家兩分鐘”的“哎呀我老公啊~”事件(她叫出來的當下有愣住,兩秒鐘後有被整到的感覺)。同時她身後的舞台一角也悄悄升起,待她坐上去後像消防雲梯一樣繼續升高。這個向外延伸的旋轉高台設計,拉近了歌手與和山頂觀眾的距離,這是心思,也隱約在呼應《出走太平洋》的移動性。雖說是『沒有了誰這地球依然  還是轉不停』,可她轉到哪隨即就會有歌迷的歡呼聲浪,這歌裡悲傷也就沖淡了不少。轉啊轉地,隨著歌曲的結束,旋轉台把何詩送上了舞台另一角。

在這裡何詩開始說起舞台劇經驗對她的人生帶來巨大影響。過去的她,木納內向,不擅表達感情,甚至還被師傅取笑,要她談個幾次戀愛。後來是因為演出了舞台劇,過程中她才學會釋放一些以往藏得很深的感情。因為舞台劇才認識這人,看來我錯過了木頭菇時代了。

接著,她說在製作《梁祝下世傳奇》時,原本有想要翻唱一首歌,然而最終還是因為種種因素最後是選擇翻唱了黃耀明的《禁色》。但由於那是一首她很喜歡的歌,她也欣賞原唱的純真靈魂,所以藉此機會演唱並向那位歌手致意,是陳百強的《愛沒有不對》。與此同時,下一階段重要的主要舞者出現。舞者盤腿靜坐,面對歌手,看似認真聆聽,也像若有所思。

歌曲和舞者是引子,把觀眾帶入了當晚演出裡,情感張力最強的一段。


Star crossed lover  

唱完《愛沒有不對》的何詩隨著機關降下暫時消失,此時獨自留在舞台上的舞者,發現了在台側的小方台上的小紅書。舞者把書帶到舞台中央,時而翻閱,時而思考,時而與之旋轉共舞,最後把小紅書攤開頂在頭頂上,好像小小紅屋頂。是的,這段舞蹈背景音樂就是《紅屋頂》。

身穿白袍,像是化身英台/萊斯的何詩,這時從另一頭緩緩升起,用直笛現場吹奏出眾人熟悉不過的《勞斯。萊斯》旋律。笛聲幽怨,如泣如訴,能成為密友大概總帶著愛。同時出場的,是一位主要舞者,與先前頂著小紅書的舞者,兩人在台中舞出了吸引、抗拒、同行、掙扎、糾纏。她在高台上背對二人彷若無視,卻又像說書人那樣唱出其中的悲歡:『純情何事會讓這悲劇揭開  他真的很意外  想起相識以來  一起溫書逛街聽歌看海……』台上做台下望,全場每人心都正上演一齣眾所周知卻彷彿不存在的戲。

『即使私奔千百里  先知一早想得太美  起碼証實都爭取過在一起』

《嘆息橋》唱的是對感情的期盼和勇氣,可是不管歌者走到哪個角落,前方後方,身側都有成堆成疊的書山和翻書人跟隨,如影隨形。藝人的感情生活總是無可避免地受到狗仔甚至是一些粉絲無所不用其極的窺探,再捕風捉影地用片段編織他們自己的故事。又或者那些成堆的書本是象徵過多的錯覺和假象。

奇文奇事  或者虛構  不失淒美  和你任性又好奇  錯下去亦錯得起~』此時主角拉著歌者,才發現小紅書早就在搬搬疊疊的過程中被遺落在一角。《嘆息橋》在此休止。

歌者面對小紅書,『若我半夜踏進市內才可安睡  願你配合亦到市內或可相聚』。後一段,『如明知戀愛荒謬 如明知都市喧鬧  但如果可以一生一世倚靠你睡去……』。歌者追隨主角舞者在場內四處奔走,卻突然發現已到盡頭。前無去路,有再多無奈也只得回頭,卻見空中緩緩降下一道天梯……

此刻的何韻詩已完全入戲,全場的情緒也已經被牽動,尾場的歌迷很自制,不若第一場不斷有相機閃光和不合時宜的尖叫破壞現場氣氛。從舞台延伸的一角,何韻詩緩緩回頭,走向正中的天梯時,現場響起了梁祝的終曲:《化蝶》。

『如何回到當時  猶如情侶熱戀的那時  記憶可以  總是此際神傷不已亦曾經春至』,無那塵緣容易絕。歌手一面唱,一面緩緩褪下身上的長袍,一層又一層。得忍痛放下一些曾經的刻骨銘心,才能蛻變前進。『凡人無法聽見的詩  種在心中萬劫不移』就好。走到梯前,原本步步緊隨的主要舞者,此時越過歌者,到她面前正式向她出示小紅書。

直到此刻,歌手何韻詩才終於接過這本從一開始就出現的小紅書。這次沒有人蒙面,不遮不掩,不再猶豫。音樂過門響起,《癡情司》。

高台是洞悉生死的樓台,或是約定那道橋,或是那個遙不可及的天上?即便有人情癡得不怕天地變,但有時命運就是不在你這邊。何韻詩慢慢步上命運的階梯,一句一淚。她在唱到『命途若不變,你還能偏執,拖到幾丈遠』的時候已經哽咽,『其實你我這美夢  氣數早已盡  重來……』她已哽咽到無法唱下去。

這時,觀眾席萬人齊聲:『情願百世都讚頌  最美的落紅  敢捨棄才是勇……』不同於把演唱會當KTV硬要跟著唱的情形,那一刻是支持者齊心想要護送她走過這段的表現。歌手的心聲,歌迷的心意,全都連在一起,全晚演出最動人的一幕。

終於登上高台的她,把書打開,撕下其中一頁,任其從高台上飄落。不禁想起臨終前將詩稿逐一焚去的林黛玉。隨著書頁落下,空中也降下片片紙張,白茫茫像書稿飛散,又似飛舞的紙錢。(事後想想,把自己演唱會搞得又像哭墳又像撒紙錢這麼在主流眼中大吉利是的事情,這位是香港第一個吧)。

清淚盡,紙灰起。凝望漫天飛舞的紙張片刻,何韻詩回身輕輕放下小紅書,然後轉身步下台階。回到舞台後,最後一回眸,然後,毅然轉身離去。遲一點,天上見。

《勞斯萊斯》、《嘆息橋》、《睡王子》、《化蝶》、《癡情司》,五首歌曲一氣呵成,既串起了兩部在她生命中有重要意義的舞台劇,也完成了她對人生某階段的告別儀式。歌者引領觀眾,以音樂為舟櫓,同渡情感迷津。是輓歌亦是超渡,近三十分鐘的勾魂動魄。

至於貫穿全幕,被編入好些歌中的《紅屋頂》,雖然沒人唱出隻字片語,卻如同道盡一切,懂的人會懂的。


大愛光明會

鼓聲響起,而且越來越激烈。當鼓聲達到最高潮的時候,穿著寬大的金色罩袍Diva C從舞台一角冒出,同時白色棱鏡造型燈管徐徐降落,兩者合體之後,六色霓虹從她背後射出再折射,六彩繽紛,光照萬民,大愛精神,不言而喻。Came out的歌者,氣魄十足地要大家find Somebody to love

緊接著的《光明會》,何菇帥氣解下罩袍,裡頭是師公再一次為她製作的舞台裝,依舊金光閃閃。那對長筒金靴看到了06年『愛的延續』的影子。話說好像是第一次看到這貨穿著裙跳光明會,我腦中還飄著06年的銀白色褲裝,09年的大旗,和YY Concert上的鮮黃西班牙鬥牛裝……事實證明,《光明會》的確是個穿什麼跳起來都很有feel的曲子。如果沒認錯,後來的《我是八十年代》裡。好像看到了裡頭穿插鐵幕誘惑的舞台動作。那是當時年紀小青蔥菇在歌唱比賽扮郭富城,後來她在Live in Unity也玩了一次。

《艷光四射》時候神秘嘉賓現身,是何詩的文字代言人Wyman。看著這兩人搭檔,踩出同樣的舞步時居然莫名感動,因為想起這兩人合作無間地為彼此的心聲代言。雖然大部分時間是阿Y為何詩寫出心思,但我們也知道偶爾是何詩幫阿Y唱出心曲。這世上有人能夠聽懂你內心的聲音,還可以化為秀麗的文字及動人的音樂來抒發,是難得的事。

曲終彩帶噴,全場很high,結束時Wyman無預警送上一吻,某菇後來表示內心有受驚。在《ByeBye》的旋律下,兩人走降下舞台。隨著的是鋼琴演奏,接著《Byebye》的,居然是一段《似是故人來》。


第七幕:尾聲

不知不覺就過去了近兩個鐘頭,經歷情緒高低起伏之後,菇身穿黑色毛衣重登場,給人這個環節是比較和緩的感覺。首先帶來的是療愈系的《眼淚教我的事》。

接著是交流時間,她再次述說那個菇徒應該聽過好幾次的故事:09年之後陷入迷失,卻得到演出舞台劇,和到台灣去重新出發的機會。那段經歷讓他看到更廣闊的天空,也學會正視自己的脆弱。說不斷壓抑只會讓身心出狀況,把感悟寫在歌裡的她提醒大家:『懂得哭才是真的勇敢』。活到一定年紀,誰的心裡沒有一座雪山呢?

然後是溫暖勵志,提醒自己莫忘初衷的《滿地可》。




『當天那高漲情緒  今天幸好還未退 

讓我痛痛快玩了這些年 又歸去 

  記憶的街區 仍不愧面對  出發時熱血之驅』

滿地可》之後,在唱最後一首歌曲《木紋》之前,菇說了一番感人的話。在網上找到別人摘錄,雖然是前一晚的筆記,但是和尾場所說相去無幾,就直接摘錄了。感謝這位的朋友。

「好開心見到好多好多人對我信任同支持,無論你哋純粹喜歡我嘅歌、朋友送飛畀你睇、還是喺我嘅歌每日陪住成長嘅忠實Fans,我都好多謝你哋﹗我唔係希望要做到十幾廿場演唱會,只係想做一個我自己好喜歡嘅紅館演唱會,係你哋將呢三晚密密咁填滿,我希望你哋喺我嘅歌曲入面,除咗聽到我嘅經歷外,仲喺入面攞到一啲喺你哋生活用到嘅力量。希望你哋同我一樣去變得更加堅強,更加好,唔好被生活磨滅,捉緊自己相信嘅一切,希望你哋過一個快樂人生!

然後,就是結尾蕩氣迴腸,餘韻繚繞的《木紋》。

這段是演出的尾聲,三首歌曲為MEmeNTo整個概念做收尾整理。我是這樣理解的:對於那些已經無可避免失去的人與物,就去哭去流淚去面對,之後再好好整理,好好安置在心裡。用她自己的話說:『謝謝你們,謝謝我自己。將舊的美好與不捨都打包起來,放進寶盒裡,讓新的回憶從Memento這一刻開始建構起來。』(HOCC FB

結束了?還沒。第一輪encore,喊出了傷心暗戀王』金曲,《明目張膽》。只是隨著她全場周圍走,到處在握手,現場氣氛實在太和樂融融得跟歌曲主題很不搭,但是誰在意呢?接下來何詩馬上拿起吉他,是必然會全場大合唱的第一代何菇歌迷主題曲《光榮之家》。全場在Ya~ Ya~結束之後。尾場還有特別的第二次encore,全場燈光調暗,小徒詩換上一件新的歌衫,歌迷終於等來了《似是故人來》,我想這是獻給師傅的。


後記

一直有點抗拒寫這個人,部分原因是覺得不管我怎麼說怎麼寫,總覺得一不小心就淪為像HC粉絲hard sell文或者NC粉絲腦補文。她有她所謂金牛式的忠貞,我也有我白羊式的認真。在心底分量越重的,越不輕易訴諸言語,不欲輕薄,更不能忍受自己造成別人產生輕浮的聯想。

但是很麻煩,人的感覺跟想法會滿。有些事情唯有記錄下來,有了一個位置,才能夠不再盤踞心房。雖然那菇說:『用心做的東西,不必用文字過度包裝,在音樂里感受就好』。但是,文字卻是唯一能夠記錄下觀察到稍縱到即逝的細節,並闡述背後情感記憶的工具。所以儘管不擅長,儘管這不是個好辦法,還是得要使用。

雖說是筆記,但也是個人的主觀感受,我寫下的是自己的觀察與詮釋,而這必然會受到自身的記憶與情感經歷影響。這是何有才的MEmeNTo live 2013,也會是每一個參與的你和我,獨一無二,天下無雙的memento。是2013生命最美好的片段之一。

“還好有看到尾場,還好這世上有何詩,多”。是尾場兩度encore結束後,足足十分鐘的encore等候時,反覆在腦中冒出的兩句話。

                                                                   2013.11.21



p/s: 順手補個老何自己的post-memento留言 
這四個月一直在進行這個不簡單的任務,不簡單在於覺得不應該只停留在以往的那個舊我的空間,也一直很想讓大家看到經歷了四年磨練,更進步的一個何韻詩;正因為想進步想突破,過程困難重重,身心疲倦,還要克服自己的心魔自己的恐懼。

老實說,要做一個粉絲聚會的港式演唱會何其容易,但我們不甘於只是這樣,歌者和創作者的功能也不該只限於娛樂大家,而是要盡力用自己的生命力去啓發別人。這個演唱會,其實是一個回憶的旅程,從一個破碎了的自己,拾回生命真正重要的碎片,組成一個更強大的「我」....這是我的旅程,但在當中,也許,某個你,也可以看到自己的故事。

Memento終於順利誕生,感謝每一位用心用力的兄弟姐妹,還有一直陪伴和守候著我的你們。

2008-08-17 152 意見

觀影- 漂浪青春 Drifting Flowers



周導的片子向來江湖氣息很重。別誤會,我說的江湖氣息並不是黑道打打殺殺的那種。而是說她善於描述一種比較庶民的、非主流的社會以及人群,像是前作中的變裝皇后、道士、視訊少女、刺青師傅,還有本片出現的夜總會歌女、布袋戲班、單親小孩、獨居老人等。而更可貴的是,投射在這些主角們身上的視線,是非常地溫柔而真實的,這是創作者深具人文關懷的表現。不過度浪漫化或戲劇化,細膩而又貼近真實,這讓他們的故事更容易打動人心。

電影分作三個段落來呈現,你可以把它當作三個獨立的故事,也可以當作一個完整的劇情。第一段描述失明的姐姐獨立撫養還在唸小學的妹妹,兩人親密的關係卻因為“第三者”的出現起了變化……第二段則是曾經假結婚,如今失去各自伴侶的老年人相逢的故事;第三段則是少年對於自己身體以及身份認同的掙扎,其中夾雜著來自傳統和家庭的壓力,最終將埋下主角日後終究會被迫走出原生家庭的伏筆。

無意刻意比較,但第二段確實讓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以下涉及劇情)

陸亦靜飾演的水蓮患上阿茲海默症,把前來探訪的阿彥當成已離世的愛人阿海。行為退化到猶如少女階段的她,耍任性小動作樣樣來只為把心上人留下。種種行為雖然讓引人發噱,但觀眾在笑的同時也咀嚼著背後的那種溫暖的心酸。雖然因病弄錯了對象,但這反倒更凸顯出水蓮義無反顧,全心付出的真誠感情。公園裡一幕她因為愛人的埋怨而如小孩般哭哭啼啼難過離去,那孤單的身影和哭聲,我想任你鐵石心腸,也難不動容。

阿彥是水蓮法律上的丈夫,身患重病愛人又劈腿,感到前路茫茫失去求生意志的他,被失智的水蓮誤認為是情人被迫擔起照顧的責任。拉拉扯扯的過程當中漸漸發現沒辦法拋下她,但也因此阿彥找回生存的動力。雖然說夫妻始終只是一個名分,何況這個結婚原本就是結假的(兩個同志為了應付家人而結的婚)。然而命運卻不只讓兩人重逢,而且也真的成為彼此互相扶持,依靠的對象。這也是一種緣份吧。

這段故事寫得真好,我發現導演越來越懂得講故事了。



其他兩段故事也很精彩,應該留給還沒看過的人在電影院中感受,我就不多說了。

三段故事就像一個循環,第三段的結束可以作為第一段的開始。故事中的主角們看似交錯在不同的時空,卻又緊密相連。主角之間的關係,被巧妙地用行經中的火車串連起來。

有人上車;有人下車;不同人在不同車廂當中;或坐或站或穿越;有人在小站停留欣賞風景。任何人可能在生命的某個片段中交會,而列車本身不斷地在前進。主角們交錯出現在不同的故事之間,拼湊出一幅臺灣庶民(同志)的生命圖像。妹狗、水蓮不過是眾生的代表:兒童時期的啟蒙、青年時期的認同探索、與原生家庭的衝突、老年孤獨的生活,你我都可能會/曾經經歷。其實竹篙跟阿海,甚至站在戲臺旁吃醋的那個小角色,又何嘗不是同一人的不同生命階段?

導演曾經說過這會是她有關同志議題創作的一個段落。的確,撇開其他作品,他們以同志為主題的影片從私角落、艷光、刺青、一直到這部漂浪青春,我看來也好像是一個大的循環。看似各自獨立,但又似乎有些關聯。其實我會覺得這部影片很大程度上延伸了私角落中所欲呈現出的那種失家、漂流的情緒,本片是將之劇情化(具體化)的方式處理。

哈哈,如果仔細留意,也許能夠發現前面的三部影片,其實都以不同方式藏在本片當中呢~

2008-04-03 2 意見

陸以正眼中的馬來西亞,與我的回應

話說2008年3月17日讀到臺灣前南非外交官陸先生刊登在臺灣《中國時報》的社論。 別於一般社論,其文洋溢拼貼、創作與扭曲的獨特風格,充分展現他對大馬社會歷史的獨特見解,還有試圖挑戰民眾的常識與國際觀的野心。非常值得一讀~!

茲轉錄如下:


中國時報 2008.03.17 
馬來西亞變天﹖沒那麼嚴重
陸以正

上周台灣報紙大幅報導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與州議會選舉。自獨立後連續掌政50年, 以「馬來民族統一機構」(UMNO,簡稱「巫統」)為首的執政聯盟「國民陣線」 (Barisan National,簡稱BN或「國陣」)遭遇前所未有的挫敗,有報紙稱之為 政治海嘯。其實沒那麼嚴重,因為3月10日,「國陣」主席、馬國總理巴達威 仍在吉隆坡王宮正式宣誓就職,一副若無其事的模樣。

這是「國陣」初次吃選舉敗仗,在全國13州中有4州失守;在219席的下議院裏, 原占199席的BN,一下子掉到只剩137席,而反對勢力從19席暴增為82席;以致 股市崩潰,收盤跌了9.5%。這些現象雖屬事實,外國媒體仍未免過度解讀, 因而造成馬國「變天」的錯誤印象。

BN栽這麼大個跟斗,原因眾多。連任6屆執政長達22年的前總理馬哈地說, 「我當初挑錯人了」,其實在遮掩真相,因為UMNO和BN多年來以「新經濟政策」 (New Economic Policy)為名,實際讓馬來族在升學、就業、任官與經商時 享有各種優惠待遇,其它各族不滿已久。這回適逢其餘各族群起挑戰種族歧視, 才能顛覆BN的獨霸局面。

巴達威揹負的黑鍋,起自馬哈地與他原來指定接班人安華副總理的個人衝突。 馬氏指使檢察官把安華以貪瀆與雞姦罪起訴,馬國最高法院對前項輕判, 後項則宣判無罪。所以安華此次才能參選,而且率領他的「人民公正黨」 (People’s Justice Party),順利回到下議院。

巴達威執政5年來,馬國經濟成長緩慢,通貨膨脹直線上升,治安敗壞,貪汙橫行, 加上提拔他的馬哈地倒戈相向,自然會選輸。馬國政體是「西敏制」(Westminster system),本可等到明年再改選下議院,而巴達威估計明年大馬經濟會更糟, 才提前辦理選舉。不想形移勢遷,安華與另一個馬來裔反對黨「泛馬回教黨」 (Pan-Malaysian Islamic Party,簡稱PAS)聯合起義,華裔與印度裔人趁機加入, 各方聯手,顛覆了馬國傳統政治。

依照美國國務院最新統計,面積是台灣9倍的大馬,總人口2690萬,比台灣只多 400萬人。其中馬來裔是50.2%,而華裔占24.5%,幾乎是2與1之比。此外印度裔 有7.2%,外島的南海人種,亦即玻里尼西亞人(Polynesian)則達11%。如此 複雜的人種,先天註定必有競爭,社會階級不平等由此形成。

殖民時代,英國人高高在上;華僑因工作勤奮,經商致富而成為中間階級; 社會最底層是樂天知命的馬來人。獨立建國後,馬來裔翻身成為統治者, 自然要保護同族人民,免得他們無法與華人或印度人在職場或商場競爭。 美國有過「積極消除差別待遇」(affirmative action)前例,馬來西亞 因而東施效顰。

馬國獨立後,總理東姑拉曼(Tunku Abdul Rahman)最早成立的政治團體UMNO (United Malayan National Organization),而「馬華公會」之所以願意與 巫統聯合成為國陣,還有一段隱情,因為1950年代馬來西亞共產黨游擊隊的首領 陳平正是華裔。僑社急於和此人劃分界線,所以在理論上,馬華公會也算是 執政黨的一分子。21世紀的今日,這些考慮都已過時了。

華裔在大馬的實力不容小覷:聯邦直轄的吉隆坡138萬人口中,馬來裔占43.6%, 而華裔竟達43.5%。這也是大馬藉紓解吉隆坡經常交通阻塞為名,把首相公署 與其它中央機構從8年前開始,逐步遷往布城( Putrajaya)的真正原因。 大馬全國13個州中,檳城(Penang)華裔達46.5%,超過馬來裔的42.5%。 此外如柔佛(Johore)占35.4%、霹靂(Perak)32%、雪蘭莪(Selangor) 30.7%、馬六甲(Malacca)29.1%,華僑影響力之大,印度裔無法比擬。 但馬國不准有華文報紙;近年才容許僑校復課,教師得到加坡或印尼招聘, 華人都隱忍不便聲張。

大馬政府口稱自由民主,但「記者無國界」組織把馬來西亞的新聞自由程度, 在全球169國中評為第124名。這次選舉的計票過程,外國媒體與觀察員普遍 認為弊端甚多。

而執政聯盟在全國13州中輸掉5州可分為兩種情形:雪蘭莪、霹靂、吉打(Kedah) 和檳城是被反對黨搶走,吉蘭丹(Kelantan)則原本就由PAS掌控已18年。「國陣」 只控制所餘8州。

儘管安華和反對「國陣」的馬來裔人欣喜若狂,從星加坡到大陸的華人社會 卻緘默異常。我找遍《星洲日報》、香港《大公報》甚至北京國務院僑務辦公室 的網站,不見對馬來西亞大選有什麼分析報導。可見中國對此次馬國政情變化 所持的態度極端謹慎,避免招致馬國政府反感而引發對華裔報復的措施, 這頗值得玩味。


話說這篇文章讀完實在讓人感情澎湃,於是我寫了篇回應給《中國時報》,不過沒被刊登,現一並附上給有興趣的人參考:


變不變天不嚴重,扭曲黑白很嚴重!

前言:03/16陸以正先生於中國時報發表《馬來西亞政治變天? 沒那麼嚴重》一文,讀後發現陸先生不僅對馬國局勢不慎理解,且文中接連出現近乎荒謬的錯誤,因此來稿澄清以免台灣民眾為其所誤。

首先是陸先生以馬來西亞「人種」複雜,先天必有競爭並由此形成社會階級不平等,後又以「樂天知命」來論證馬來裔處在社會底層的原因,此論不只陷入粗糙狹隘的種族本質化思維,同時也凸顯對馬國歷史的缺乏理解。

種族差異不會自然形成階級,英殖民政府采取以種族為區分經濟和地理空間的統治手段,才是形成日後馬國社會階層與種族重疊的基礎。當時殖民政府視稻米栽種為馬來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鼓勵馬來人種稻並劃定馬來保留地,才造成經濟轉型後馬來稻農的貧窮問題。另外,印度裔契約勞工由於當時被集中在遠離市區的膠園或油棕園,缺乏社會資源才會使其後裔游走在社會中下邊緣。絕非如陸生所言不同種族的先天競爭所致。

隨後其文提及,「馬國不准有華文報紙,最近才容許僑校復課,教師得到新加坡或印尼招聘……」尤其錯得離譜,而且幾乎無法原諒。

馬來西亞的華文報章隨手數來便有《南洋商報》、《光華日報》、《星洲日報》、《東方報》、《中國報》等等。其中《光華日報》是由孫中山先生所辦,為目前世界歷史最悠久的中文報章。除平面媒體外,馬國還有網路中文媒體如《獨立新聞在線》、《當今大馬》等。

至於華文教育,馬來半島華人創校已有百年歷史。而目前馬來西亞有國立的華文小學(也有淡米爾文小學),亦有民辦的獨立華文中學和大學。真正的臺灣「僑校」如檳城臺灣僑校以及吉隆坡中華臺北學校,自1991年開課之後也未曾被迫關閉或是停辦。陸先生文中所描述之情況較接近數年前的印尼而非馬來西亞。至於師資的部分,真實狀況與陸先生所提正好相反,近年來是新加坡屢在台辦說明會,招募留台馬來西亞華裔學生到新國擔任華文教師。

此次選舉結果出爐,大部分馬國公民都很雀躍。各種語文的平面以及網路媒體甚至是私人部落格也不乏選情分析。陸先生文章最末段卻似乎完全忽略馬來西亞華裔同樣是馬國公民這個事實,只談馬來裔欣喜若狂,接著就轉向新加坡、香港、大陸等尋求「華人社會」的聲音。

這不僅再一次突顯陸先生對馬國華社的缺乏認識以及不尊重,也不難從此窺視潛伏其後的大中華中心思想,仿若馬國華裔只是受打壓噤聲的邊陲移民,得仰賴中原地區為其發聲。此外也反映出把馬來西亞人/公民(Malaysian)等同於馬來人(Malays)的錯誤認知。事實上前者是馬來西亞作為一個多族群的國家公民對外的自稱,後者則是特定族群的名稱。

陸先生撰文分析他國政治,卻在文中犯上近乎常識上的錯誤,暴露對該國的缺乏認識。做為專欄作家與知名學者,將有限的資訊隨意拼湊,未加求證便訴諸媒體,這不僅是一種無知的傲慢,更是極度不負責任之行為。其文中尚有其他具爭議性的細節此處不再多談,僅糾正其中實在讓人無法忍受的離譜錯誤。
2008-03-03 0 意見

Gol & Gincu. The Series


我相信這絕對是馬來西亞近年來最好的本地制作之一。

電視劇是同名電影的延伸,故事圍繞電影中主角們日常生活中所面臨各種狀況,這其實正反映出時下大馬的社會現狀和年輕人的生活。因此在劇中也會看或聽到如直銷、減肥、one in a million、youtube、宗教警察等等這些不時出現我們周遭的名詞。

讓我印象深刻的劇情包括:

1.校園內有人以衛道人士之姿定期散布黑函,Putri一開始還興致高昂在追看,直到黑函波及身邊友人,因不實傳言被踢出球隊甚至被攻擊....

2.為了交作業,一伙人去采訪大陸性工作者,結果卻遇到警察掃蕩一起被關進了lock-up....

3.社會新鮮人J順利應征第一份工作,但公司卻要求穆斯林女性員工必須要穿baju kurung戴tudung,這讓平常習慣中性打扮的J相當困擾,徘徊在忠於自己,信仰以及飯碗之間....

4.Ling交了個馬來男友Atoi,可是他的父親卻非常不高興,但後來Ling卻從奶奶的口中得知原來父親以前也曾有個要好的馬來女友......

5.在建筑公司實習的Shasha,無意中發現某位拿督不法侵占甘榜土地....

其實還有很多有趣劇情,但是透漏太多會影響觀影樂趣所以就先不提囉。

必須特別提出的是,在大馬這個仍普遍保守的社會氛圍下,劇組團隊卻能勇於跳脫社會既有的刻板印象,以相對客觀的角度呈現一些常被污名化的人群,並借由劇情讓觀眾去反思當下一些社會現狀。

我們的社會真的需要更多像這樣對多元性的包容以及開放的思想。
Well Done!! Gol & Gincu Series!!

相關連結:
8 TV 官網(可線上收看Season 2)
WIKI的介紹
主角之一Sazzy Falak的Blog
(她飾演的Shasha是我最喜歡的角色之一,bitchy得很可愛)
2007-09-22 0 意見

噤若寒蟬‧馬來西亞禁片展



日期:9/30、10/13、/10/14、10/20
地點:台灣師範大學師大誠202教室

時間:下午2點入場,2點半開始

前言
  我們是馬來西亞人,無疑的。

  不然僑生週、東南亞週的時候,我們不會穿著songkok、sarung、印度傳統服裝,向別人展現自己。

  我們不像馬來西亞人,很多時候。

  跟別人介紹自己國家的時候,會赫然發現對自己國家的了解實在少得可憐,馬來西亞有多大?共有多少人?國民平均所得是多少?有多少個種族?歷史的沿 革?國家的憲政制度?其他種族的文化?

  也許只有食物,我們最熟悉。

  長久以來,我們跟其他種族,這個國家交身而過,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揣測著彼此。十幾年以後漂洋過海來到台灣,在這裡生活了好幾個春夏秋冬。游子,是 我們共同的標記,有時候,也承載著同樣的夢、命運和矛盾。

  我們是誰?來自那裡?這些在家鄉隱隱埋藏,不留痕跡的情緒,不知道為什麼,來到國外以後總是特別容易浮現。

  離散的人,最容易搖擺的竟是認同。

  特別是我們,自命國家的遺孤、二等公民的大馬華裔。我們跟自己說即便不被重視也要自強不息,於是發狠的賺錢,希望建立自己的王國,將自己倖免在這些 討厭的情境之外。

  是政府鎖住了我們,也是我們鎖住了自己。我們總是憤怒但不敢作聲,害怕威權,害怕犧牲,只敢在私底下議論紛紛,發牢騷,罵幹。

  於是我們帶著矛盾的情緒,有時熱愛,時而忿恨,離開自己的國家,尋找另一片天空。卻也因此錯過了家鄉的天空。

  家鄉有一些事情正在改變,你們知道嗎?

  有一位馬來人去紀錄在馬來族群中被稱為萬惡不赦的馬共,片子出來以後,被國安局下令禁止映演,但是影片在國際影展中四處流竄。

  還有一檔電視節目,因為討論同志議題,只是討論,當天錄製的節目被喝令禁止上檔。

  有一部講述華人和馬來人的愛情故事的電影,被大馬電檢局砍了好幾刀。

  有一群人,開始探索自己國家的人,卻被喝令打退堂鼓,於是我們有了禁片,上演著馬來西亞鮮為人知的真相與歷史。

  那些都是真的,然而我們什麼都不知道。

  而今我們收集了這些片子,辦了個免費入場的影展,只需要你自行掏出交通費、時間和自己,就可以一起來認識這有點久違的國家。

  你會來嗎?你會來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