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22 0 意見

噤若寒蟬‧馬來西亞禁片展



日期:9/30、10/13、/10/14、10/20
地點:台灣師範大學師大誠202教室

時間:下午2點入場,2點半開始

前言
  我們是馬來西亞人,無疑的。

  不然僑生週、東南亞週的時候,我們不會穿著songkok、sarung、印度傳統服裝,向別人展現自己。

  我們不像馬來西亞人,很多時候。

  跟別人介紹自己國家的時候,會赫然發現對自己國家的了解實在少得可憐,馬來西亞有多大?共有多少人?國民平均所得是多少?有多少個種族?歷史的沿 革?國家的憲政制度?其他種族的文化?

  也許只有食物,我們最熟悉。

  長久以來,我們跟其他種族,這個國家交身而過,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揣測著彼此。十幾年以後漂洋過海來到台灣,在這裡生活了好幾個春夏秋冬。游子,是 我們共同的標記,有時候,也承載著同樣的夢、命運和矛盾。

  我們是誰?來自那裡?這些在家鄉隱隱埋藏,不留痕跡的情緒,不知道為什麼,來到國外以後總是特別容易浮現。

  離散的人,最容易搖擺的竟是認同。

  特別是我們,自命國家的遺孤、二等公民的大馬華裔。我們跟自己說即便不被重視也要自強不息,於是發狠的賺錢,希望建立自己的王國,將自己倖免在這些 討厭的情境之外。

  是政府鎖住了我們,也是我們鎖住了自己。我們總是憤怒但不敢作聲,害怕威權,害怕犧牲,只敢在私底下議論紛紛,發牢騷,罵幹。

  於是我們帶著矛盾的情緒,有時熱愛,時而忿恨,離開自己的國家,尋找另一片天空。卻也因此錯過了家鄉的天空。

  家鄉有一些事情正在改變,你們知道嗎?

  有一位馬來人去紀錄在馬來族群中被稱為萬惡不赦的馬共,片子出來以後,被國安局下令禁止映演,但是影片在國際影展中四處流竄。

  還有一檔電視節目,因為討論同志議題,只是討論,當天錄製的節目被喝令禁止上檔。

  有一部講述華人和馬來人的愛情故事的電影,被大馬電檢局砍了好幾刀。

  有一群人,開始探索自己國家的人,卻被喝令打退堂鼓,於是我們有了禁片,上演著馬來西亞鮮為人知的真相與歷史。

  那些都是真的,然而我們什麼都不知道。

  而今我們收集了這些片子,辦了個免費入場的影展,只需要你自行掏出交通費、時間和自己,就可以一起來認識這有點久違的國家。

  你會來嗎?你會來的吧。

2007-09-02 0 意見

我愛國,國愛我嗎?系列專題節錄

我愛國,國愛我嗎?

沒有「輝煌馬來西亞」的愛國口號、沒有喧天的愛國歌聲,他們以最平實無華的方式愛國。當政客一邊蠶食國家財富一邊享用「勤政愛民」的讚譽,他們在社會的一角默默地揮灑血汗推動社會進步;當社會公益被利用為刷亮企業招牌的擺設品,他們走入社會最陰暗的地方,向被忽略、被壓迫的一群伸出救援的雙手;當掌權者以「輝煌」的面具掩蓋醜惡的真相,他們無懼權杖砸頭,向社會發出最真實的聲音。他們愛國。國愛他們嗎?

系列(一)
為原住民嗆聲被禁出國七年 熱帶雨林的守護者:黃孟祚

熱帶雨林是砂拉越原住民的生命依據,除了雨林,他們一無所有。可是,覬覦林木的伐木商聯合政治勢力,隱身在「發展」名目下,入侵雨林搶奪原住民唯一的財富。

1980年代起,黃孟祚與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社團教育學會(Insitut Pengajaran Komuniti),走入長屋,投入原住民的社區教育工作。告訴原住民:你有權捍衛家園,身為公民,你也有權爭取屬於自己的基本權益。

眼見社團教育學會影響力日深,州政府加緊監視黃孟祚的工作、刁難他們的活動,最後甚至以技術性理由吊銷學會的執照。黃孟祚為砂拉越原住民所做的努力,換來州政府對他人身自由的限制及同鄉的排擠。縱然如此,20多年來他都不曾遺棄尚在雨林中等待聆聽、等待救援的廣大原住民社群。

不獲國家認同,一路上的風景,還是令黃孟祚滿心歡喜。他說:「我沒有覺得不值得,我還是覺得很滿足、很感恩,雖然我沒有得到名、沒有得到利,但是你參與時所看到的一些東西,你覺得自己做一件對的事情,有一些人得到關注的話,我不會去計較回報。」

未來五十年,馬來西亞該怎麼走?黃孟祚說,一個不尊重弱勢族群的國家,無法被視為文明社會。未來,他希望人民把咖啡店的口頭埋怨都轉化為行動,促成真正的社會改革。


系列(二)
參加逾百場示威被捕14次 工人權益鬥士:阿魯茨萬

總是穿著捍衛工人權益的T-恤,出現在各種各樣的示威隊伍裡,擔當和警方談判的角色。他身材略胖、臉上鬍鬚盤糾,瞇瞇眼笑時活像個聖誕老人。他是阿魯茨萬(Arutchelvan),一個與貧困工人階級同在的人權鬥士,認識他的人都叫他「阿魯」。

1989年,他和朋友們成立印裔大學生福利委員會(Jawatankuasa Kebajikan Mahasiswa India),組織國大的印裔學生到園丘做福利工作,特別是免費給孩子補習。

1990年,一群印裔園丘工人罷工向園主施壓,園主轉向巫裔工人和外籍勞工招手。令阿魯動容的是,巫裔工人與印裔工人站在同一線上,拒絕接受園主的招聘。自此他體認到,貧窮沒有種族之分,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當中的窮人都有著同樣悲慘的命運。此一體認,開闊了他的鬥爭路線。從只關心印裔同胞,阿魯把目光放到廣大工人階級。

鎮壓示威是我國警方慣常的動作,身為示威常客的他已視進出警察局為家常便飯,迄今參與過逾百場示威的他已在示威現場被警方逮捕14次,其中一個被逮捕日子還是他的生日。

工人結社成為禁忌、工人權益持續遭剝削、馬幣900元最低薪金的訴求遭漠視、居者有其屋的口號淪為天方夜譚,多年的努力換來的是原地踏步的政治環境。阿魯有權利洩氣,可是他沒有。他說,他愛這個國家的人。

至於國家愛他嗎,他笑答:「我想這個國家的人愛我,但是代表著這個國家的政府卻用很多法律控制我們。由於我們經常反抗政府,我想政府不怎麼喜歡我們。」


系列(三)
揭扣留營黑幕被判入獄一年 人權勇士:艾琳斐南德斯

艾琳愛國,可她繞開了大路,揀了一條人煙稀薄的小徑走。她正視馬來西亞的醜陋面、挑戰權威,積極尋求體制上的改變。為何偏揀這個方式愛國?艾琳說:「我相信,唯有保障人民的權益和自由,一個國家才可被認為是成熟和已發展的。這是最基本的。」她拒絕生活在虛偽的國度,期許馬來西亞人可以秉持愛、公正和自由的精神,真誠地生活。

她說:「在馬來西亞,最具挑戰性的組織是捍衛人權的組織。不幸的是,政府製造一種錯誤印象:如果你推動人權,你就是反建制、反政府。我們想要建立公信力、透明和民主的政府,因此,如果政府犯錯,我們當然必須指正它。」

1995年7月,艾琳在一場記者會上發表了一份闡述外勞困境的備忘錄;1996年3月,遭警方登門逮捕,後來更以《1984年印刷機及出版法令》第8A(2)條款控告她「蓄意發表不實消息」。

採訪了300名曾被扣押在扣留營中的外籍人士之後,艾琳和同僚驚悉,扣留營一直出現扣留者營養不良、暴力毆打、性侵犯等事故,許多扣留者甚至命喪扣留營。她把形同人間煉獄的扣留營記錄在備忘錄中,透過記者會發佈,遂成政府對付的對象。

1996年6月10日,推事庭審理艾琳的案子。七年的審訊過後,推事庭在2003年10月16日判處艾琳入獄一年。審判後,艾琳即刻提出上訴,可是輾轉四年餘,法庭仍尚未定下審訊日。整整11年,艾琳的護照被扣,每次出國前都必須先徵求法官批准。

扛起公民責任,卻大難臨頭,可艾琳無怨無悔。她說:「我不能妥協,眼見這些人死掉、被傷害,自己默不作聲,我不能。明天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我的孩子身上,我該怎麼辦?如果它可以發生在其他社群身上,它也可以發生在我身上。」

馬來西亞的前面50年令艾琳失望,未來50年,艾琳願繼續付出努力落實她夢想的馬來西亞。她夢想中的馬來西亞關愛人民,人民可以分享國家財富,各族平等共處,沒有哪個民族凌駕哪個民族,種族政治從此壽終正寢。

她愛這個國土上的人,也深信國人愛她,因此,縱使我國政權令她失望,她始終對這個國家抱望。她說:「我相信人民,他們可以作出改變。」


系列(四)
木屋被拆棲身棚架九個月 落魄退伍軍人:諾阿里占
0 意見

新聞 - 八大組織呼籲廢除煽動法 制訂反仇恨法

廢除煽動法令 制訂反仇恨法 來源:獨立新聞在線
■日期/Aug 23, 2007 ■時間/07:29:21 pm
■新聞/黨團觀點 ■作者/八大組織

【黨團文告】吉隆坡暨雪蘭莪中華大會堂民權委員會(CRC)、維護媒體獨立撰稿人聯盟 (WAMI)、獨立新聞中心(CRC)、政策研究中心(IKD)、人民的國會(People』s Parliament)、回教姐妹組織(SIS)、婦女發展協力組織(WDC)與有心公民組織(GCC)呼籲國會廢除《1948年煽動法令》,另外制訂「反仇恨法」已取代之。壓制言論自由不但不能確保社會和諧,反而將適得其反,妨礙了社群之間的溝通、對話、辯論與諒解。真正應該受到限制的是散播仇恨、導致其他個人因為屬於某一社群而遭受暴力的言行。

目前在《煽動法令》下,所有被視為「煽動」或有「煽動傾向」的言論、行為與出版物,都可以被定罪。任何意欲以下這兩類效果的言行,(一)對國家機關的仇恨、藐視、不滿,包括針對法律或政策者;(二)種族或階級之間的敵意;都可以被視為有「煽動傾向」。

保護國家機關免於受到來自公民叛國性的仇恨、藐視與不滿,《刑事法典》已經有足夠條文可以對付。更重要的是,這方面的考量,必須讓位於公民就公共事務提出正當批評與不滿的權利。否則,我們的民主就淪為虛文,自由也化為烏有。

自由民主空洞化的危險,不幸地在《煽動法令》下是如此真實。當局在一個月內兩次動用《煽動法令》對付部落客。七月的受害者是熱門網站《今日馬來西亞》(Malaysia Today)的編輯拉惹伯特拉(Raja Petra Kamarudin),八月的受害者則是以國歌為副歌創作饒舌歌曲《我愛我的國家Negarakuku》的24歲大學生黃明志。

一如《內安法令》和《大專法令》,《煽動法令》必須廢除。當政府在大選前夕對關心國事公民諸多迫害騷擾時,公民社會必須齊心協力反對!

為了避免公民與非公民受到仇恨與暴力的傷害,我們呼籲國會立法制訂一項狹隘性定義(narrowly defined)的「反仇恨法」(anti-hatred law)。該法生效之時應該自動廢除《煽動法令》,而其唯一目的則是保護公民與非公民,避免他們因為屬於特定族裔或宗教社群、性別、信仰或生活方式而遭受語言或肢體上的暴力。

為了確保有關新法不會被用來限制正當的對話、討論與辯論,包括觸及族群、信仰、意識形態與國家機關等課題者,「反仇恨法」必須由一個國會特選委員會在公民社會與公眾的全面咨詢與討論下制訂。唯有如此,馬來西亞人才能夠同時避免兩害:仇恨罪行(hate crimes)與《煽動法令》下言論自由受壓制。

吉隆坡暨雪蘭莪中華大會堂民權委員會(CRC)主席謝春榮
維護媒體獨立撰稿人聯盟 (WAMI)主席黃進發
獨立新聞中心(CRC)執行董事 Gayathry V.
政策研究中心 (IKD)執行董事 Khalid Jaafar
人民的國會(People』s Parliament)召集人 Haris Ibrahim
回教姐妹組織 (SIS)執行董事 Zainah Anwar婦女發展協力組織(WDC)執行主任Maria Chin Abdullah
有心公民組織(GCC)代表Charles Santiago">
2007-08-30 0 意見

NEGARAKU 知多少?

感謝大馬站kampungboy提供資料, 這是Jacklyn的重新整理。

"Negaraku" is the national anthem of Malaysia.Before its independence, the national anthem of Malaya was the British national anthem, God Save the Queen.

"Negaraku" was selected as a national anthem at the time of the Federation of Malaya's independence from Britain in 1957 by Tunku Abdul Rahman, the first Prime Minister of Malaysia who is also known as Malaysia's 'Father of Independence'.Tunku headed a group of judges at the Depoh Police Hall in Kuala Lumpur to decide on which of the four songs that the Royal Police Band presented. Terang Bulan,"> the state anthem of Perak was chosen for having Malay cultural elements. After the board of Malay Kings had given their favour on the decision made by the judges, the lyrics were re-composed by Saiful Bahari based on the Terang Bulan.

The same tune was once the State Anthem of Perak and it was also the tune of a very popular contemporary song entitled "Terang Bulan"., which had a similar melody to the keroncong-influenced "Terang Boelan ", a popular song in the 1930s in Indonesia and Malaya.

However, there is a Hawaiian song titled "Mamula Moon" released in 1947 share the same tune with "Terang Bulan". By reading the official version of the history of National Antheme , which talk a lot about the origin of Perak Antheme, it does not reference this Hawaiian song. I wonder however, since both songs talk about the moon...maybe they share a common ancestry.


Terang Bulan (State Anthem of Perak)

Dilanjutkan, Allah usianya Sultan,
Adil dan murah, memerintah watan,
Ditaati rakyat kiri dan kanan,
Iman yang soleh Allah kurniakan,
Allah berkati Perak Ridzuan,
Allah selamatkan negeri dan Sultan.


Rudy van Dalm & The Royal Rhythmics
Terang Boelan 1963


Terang bulan
Terang bulan di kali
Buaya timbul disangkalah mati
Jangan percaya mulutlah lelaki
Berani sumpah 'tapi takut mati
Jangan percaya mulutlah lelaki
Berani sumpah 'tapi takut mati

Waktu potong padi di tengah sawah
Sambil bernyanyi riuh rendah
Memotong padi semua orang
Sedari pagi sampai petang

Waktu potong padi di tengah sawah
Sambil bernyanyi riuh rendah
Bersenang hati sambil bersuka
Tolonglah kami bersama sama

Mamula Moon
performed by Felix Mendelssohn & His Hawaiian Serenaders 1947
in the Album 《Paradise Isle》

one day i walked along
a moonlit island shore
and soon i heard a song
i've never heard before

i said who can it be
to sing so tenderly
and saw a dust he made
with lonely serenade

mamula moon
shine high above the southern sea
and like my love
say form again to me

we said goodbye
beside the blue lagoon
alone am i
with you mamula moon

i waved my hand
the grey ship sailed across the bay
on golden sand
that might i melt to pray

that i might see
my love returning soon
still true to me
and you mamula moon


資料來源及延伸閱讀:
Wikipedia:Negaraku
Wikipedia:Terang_Bulan (有爭議及討論)
The National Antheme
The Perak State Antheme
Mamula Moon (Hawaiian Song)
Terang Bulan專輯封面+原文歌詞
Mamula Moon 專輯封面

...
2007-08-29 0 意見

對 What Really Matters 的胡思亂想



話說:

一開始並沒有按照次序來聽這張專輯。然後因為我的粵語歌曲聽力很差,在沒有歌詞的情況下,常會聽不懂歌手在唱什麼。而這是在有了歌詞以及完整了聽了幾遍才寫的,所以有幾首歌我說的第一輪,指的是在還沒歌詞的時候random聽的。

1 幽默感
坦白說剛開始聽到的時候很不習慣,這是我需要一點時間來適應(跟光明會同樣情形)需要多聽幾次才會喜歡的歌,但是歌詞很有趣就是。

2 好奇心殺死貓
很好玩的歌曲,借貓擬人,很喜歡這首歌的過門,很有舞台感,表演型的歌,曲重於詞。但我喜歡那句“命案皆因八卦起~”

3 天然沖晒
回憶似乎是本輯其中一個主題,我喜歡相機的隱喻,但總覺得歌詞還可以再好一點。說故事的歌聽得很舒服,但不容易留下深刻印象。我在想,這首歌要搭配怎樣的故事?總覺得會是像《我的父親母親》或者《向左愛向右愛》之類的。(結果在你管上看到昨天的Music Matters, 阿詩在唱這首歌時配的是她的兒時照片~)

4 睡王子
這就是第一首因為不知在唱啥,加上聽了國語版有些先入為主,而在首輪被忽略的歌。沒想到聽完發現整個感覺和國語版截然不同,有點像古典樂(?)的編曲會讓我聽到跟著搖頭晃腦,這的確是一首會讓人印象深刻的歌,然後歌詞頗耐人尋味。

5 大紅袍
感覺自周杰倫以降,市場開始流行歌名三個字且(自以為)走中國風路線的歌,用詞編曲刻意營造「東方感」不說,有些很糟糕地為賦新詞就把地名人名典故亂用一通。好在大紅袍不落俗套,特別欣賞中間那段串場(?)的音樂,效果就像多年前王菲的Eyes on me中間那段笛聲,像是休息轉折,但卻能夠延續歌曲的感情和意念。題外話:“大紅袍”三字,總是讓披著聖靈披風的靈兒出現在我腦中,揮之不去。

6 以身犯險
過門就很有迪斯尼動畫開場的感覺~ 頭兩句歌詞也在給我〈海賊王〉或〈彼得潘〉的感覺~ ^^"但潛伏在看似童話的開場和略帶夢幻的編曲下,字裡行間卻透露著叛逆的骨氣。我會覺得這是個溫和版的《命硬》,這首歌上承《大紅袍》下接《螞蟻》恰恰好。

7 螞蟻
也許因Gigi那首讓人失望的《白蟻》讓我有了偏見,這首歌絕對是初選遺珠。初聽感覺過門似曾相識。悠閒,甚至可以說有些慵懶但聽了很舒服的歌。還尋思幹嘛要用毫不搭軋的昆蟲當歌名。但找了歌詞細讀之後,原來有言外之意。螞蟻的隱喻用得妙,還有好個牆內/牆外啊,呵呵~用PTT的說法,這首歌原來不是慵懶而是閃~ 但了解歌詞後也對這首歌的喜愛度大提升。

8 木紋
對我來說這是一首很典型的“菇記”歌曲,曲本身有感染力,也相當耐聽,歌詞內容讓人聯想到《願我可以學會放低你》Hocc演繹出色,感情豐富極具穿透力,回憶要斷無法斷的痛,配上歌聲結束後那不斷重複的結尾音樂,還真能讓“滿座重聞皆掩泣”~

9 紅屋頂
這是在沒看歌詞之前,第一首用曲吸引到我的歌曲。(大紅袍和木紋有MV preview不算)當時聽到Chorus部分,還在想這首其實可以拿來主打,當然現在可以理解為什麼不了。話說我跟容祖兒不熟,她的歌我只懂《我的驕傲》和《小小》。看了討論後去找了《黃色大門》來聽,不得不說歌詞真的影響很大,阿容姐的完全給我一種《美麗新世界》般的兒歌feel,而何的就明顯是他一貫的風格。話說兩首歌同步播,有些地方還蠻合的。
請參考《黃色大門》上的《紅屋頂》 (聽說上了南洋報娛樂頭條 =.=)

10 月光寶盒
其實歌名應該叫時光寶盒吧,訴說著時間、記憶、人生經歷,《木紋》之外另一讓我覺得很有何韻詩feel的歌。由於盒子是木製的,跟木紋有了點關連。但不管是木盒本身也好,上面的紋路也好,說的都是過去的回憶。搭配熟悉的編曲風格,也許想要表達的是歌手不忘初衷的那顆心吧,拿來作ending 剛剛好。

11 睡王子國語版
歌詞跟粵語版頗相似,但在編曲上用鋼琴有另一種味道,柔和得多。總覺得這首歌,很適合當作《黑眼圈》的主題曲 p/s:黑眼圈英文片名為:I don't want to sleep alone

12 木紋國語版
真的要排名的話,這個一定是最後一名....首先輸在歌詞,"作證"跟"皺紋"這個用法實在很牽強也沒有美感;再來輸在發音,在加上有個幾乎完美的廣東版壓在前面,讓這首歌幾乎沒法翻身。也許單獨抽開來聽,這會是一首不錯的歌吧。

總的來說,這張專輯實在是正!!!誰去香港幫我買啊啊啊啊啊~
整張專輯裡的音樂元素很豐富,光是演繹部份就玩了很多唱法,但都很難唱 T.T
特別是對我這種無法直接把中文字轉為粵語發音,去唱K的時候發音得用背的人~~....
0 意見

歌舞短片- CUT

新加坡導演Royston Tan (陳子謙) 在他的作品"15",破紀錄的挨了新加坡電剪局27刀後奮/憤發之作。

內容描述電檢局粉絲在超市遇上電檢局官員,於是高度亢奮的主角窮追不捨的跟著她,不只連珠炮的數出哪些電影挨了幾刀,並且還一針見血但幽默地提出相信大家都很好奇的問題。誇張豐富的肢體語言已經讓我笑翻,後段還有歡樂的載歌載舞而且都是我們熟悉的歌曲,簡而言之是個非常high的短片。

新加坡電檢局被調侃當然很不爽,但礙於面子還是不能阻止這部短片在電影節放映。妙的是,自此之後,新加坡電檢局做了調整,“清潔過關”(passsed clean)的電影數量比以前多了很多。

所以不要小看影像傳播的力量。

片長13分鐘,個人強烈推薦。 直接看請點下面,但畫面較小。

由此連結開啟螢幕較大 http://blip.tv/file/58458#c9432
2007-08-28 0 意見

黃明志事件─獨立新聞3則節錄

“任何事情的對與錯,大家都應該從多聽一點多看一點來自己判斷。就是這樣,多謝收看。 ”
    
~何韻詩在其部落格發表對天星碼頭事件看法時,給讀者的留言

*這只是節錄 請點選標題觀看完整新聞*

卡立:明志掀開潘朵拉盒子 《Negarakuku》是愛國歌曲
Aug 21, 2007

如果說《我愛我的國家Negarakuku》發表後所引起的震盪令24歲創作人黃明志始料不及,昨晚「馬來西亞各族群救救黃明志愛國講座會」的討論恐怕更在黃明志意料之外;兩名馬來人主講人卡立嘉化與阿米魯丁充分肯定我愛我的國家Negarakuku》是愛國歌曲,更形容黃明志之舉猶如掀開潘朵拉(Pandora)的盒子,只待什麼時候釋放「希望」。

他認為,如果黃明志是嚴肅(serious)的藝術家,歌詞的種族色彩不該出現。不過,卡立嘉化接著說:「他有權利這樣表達。」

坚持黄明志没有犯错、无需道歉的卡立嘉化说:“我们都应该省思,我们也要求年轻艺术家黄明志一同深思,在未来的日子里,但愿黄明志会释放潘朵拉盒子内最后的元素,即希望。”


傅向紅:華社應反躬自省 是否也以族群角度看政治
Aug 22, 2007

【本刊莊迪澎撰述】留台學生黃明志因《我愛我的國家Negarakuku》惹禍,華人社會黨團蜂湧聲援,不過新紀元學院媒體研究系講師傅向紅昨晚警惕華人社會反躬自省,是不是也像所謂的巫統民族主義者那樣,只能從族群角度看待政治問題。

傅向紅說:「當我們大罵巫統有民族主義者炒作黃明志的課題時,華人又是以什麼角度解讀呢?」

「如果我們無法跳開族群角度,恰恰說明無法從更高的高度看待政治問題,我們只能在自己的利益受害時才站出來;其他族群受害時,我們能否站出來?」

黃明志作品歧視外勞變性人

新紀元學院媒體研究系另一名講師李永傑發言時,也主張黃明志的作品並非無可非議之處,至少黃明志的作品的確含有種族主義的味道,而且也對外勞、變性人刻畫刻板印象。

李永傑舉黃明志的另一作品《麻坡的華語》為例,指出黃明志在這節短片中以「叫雞」、「長得很奇怪」等字眼嘲笑外勞及變性人,這些現象我們都沒有討論,但黃明志卻必須回答這些問題。

他質問道:「如果美國人把這些字眼套在在美國工作的馬來西亞華人,我們能接受嗎?還有『阿官』(變性人)呢?他們就活該被嘲笑嗎?是否因為我們被打壓,所以也可以反過來嘲笑他人?」

李永傑提醒道,在學術的討論,種族主義的含義還包括對其他族群的刻板印象和敵意,甚至政策性的歧視,而黃明志形容外勞和變性人的方式,何嘗不是一種很庸俗的偏見。

雅斯敏:黃明志作品含恨意 卡立促建立自信勿訴諸壓迫
Aug 25, 2007

【本刊林宏祥撰述】曾因執導爭議性電影《焦慮》(Gubra)而飽受圍剿攻擊的雅斯敏阿末(Yasmin Ahmad),認為24歲留台學生黃明志的作品鼓動仇恨,更表示《我愛我的國家Negarakuku》、《我的朋友》與巫統領袖舉劍叫囂一樣,讓她本身對國家未來越感不樂觀。

儘管國內安全部已經下令報館,在《我愛我的國家Negarakuku》課題上只能引述正副首相的談話,然而網絡創作歌手黃明志引發的討論,沒有因此戛然聲止。維護媒體獨立撰稿人聯盟(WAMI)、獨立新聞中心(簡稱CIJ)、吉隆坡雪蘭莪中華大會堂民權委員會以及政策研究中心(簡稱IKD)昨夜聯辦題為《煽動法令與國本》(Sedition Act and Nationhood)座談會,把話題從《我愛我的國家Negarakuku》延伸到《1948年煽動法令》、國內族群關係與政治的探討。

有別於民主行動黨與華團座談會上單一族群的觀眾、或別於人民公正黨座談會「開明派」馬來主講人一致傾向批判當權政府,昨夜吸引了近70人的座談會因雅斯敏阿末的「獨排眾意」,而激出不同火花。回教黨中委兼中央研究中心主任朱基菲利阿末(Dzukifli Ahmad)在「自由主義者」卡立嘉化(Khalid Jaafar)發表「有些祈禱聲確刺耳」(menyakitkan telinga)言論時鼓掌贊同,乃黃明志事件在本地政治上的一大突破。
2007-08-23 0 意見

紀錄片- Singapore Rebels

新加坡政府不希望他的人民看到這部紀錄片,只因為該片主角是反對黨的領導人物徐順全。但是他們檯面上使用的理由很有趣,這是政黨電影,內容偏頗,違反新加坡影視法( 哈,這理由跟今年初港台鏗鏘集事件 還真像,順便看網友回應)。

2005年3月,新加坡政府影視審查官員表示施忠明的作品Singapore Rebels「新加坡反叛者」違反影視法,指其內容偏袒某政黨,勒令他將影片從新加坡國際電影節中撤回,若他堅持放映,則可能在該法令下最高可被判入獄兩年或罰款 $100,000新加坡元。隨後警方傳召施忠明問話,並強迫他交出攝錄機、紀錄片現存的影帶及其它相關數據。

時常看新加坡新聞的人,也許對於徐順全(Dr.Chee Soon Juan)這個人有些印象(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但是,你在十點的十一點的新聞中,絕對看不到新加坡政府動用國家機器對付異議人士的手段,這部紀錄片,也許可以提供一個參考。

活在有youtube的年代,真好。



對這件事情,以及言論自由有興趣的人,這裡有些延伸閱讀:

新加坡電影節的思想檢查
徐誹謗案和新加坡的專制
國際特赦組織:新加坡的言論自由
徐順全因非法演講入獄

Martyn See的Blog: http://www.singaporerebel.blogspot.com/
2007-08-22 2 意見

觀影-Mukhsin


Yasmin再一次在開場的時候就給了我驚喜。海報擺明是兩個馬來小孩的故事,沒想到電影的開場,居然會是在一間華小裡。

Orked是個性外向又富正義感的女生,他在華小唸書,有著恩愛且個性開明的父母。她們一家平常用英語交談,父親閒暇時會和朋友演奏自己創作的曲子,她家裡還有一個宛如家人的幫傭Kak Yam(由知名女歌手Adibah Noor飾演)。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Orked,顯得和村子裡其他小女孩格格不入。為了說服她出去和其他小女生玩,父親還得開出帶她去看足球賽作為交換條件。 儘管如此,Orked還是受不了無聊的扮新郎遊戲以及女生的長舌,她反倒是對男生們在玩的“打隊”比較有興趣。在加入遊戲的過程中認識了來渡假的Mukhsin,兩人很快就建立起了友誼,兩人相約出去爬樹、騎腳車、放風箏...扁人 XD

Mukhsin的家庭狀況並不好,可說跟Orked是完全兩極的對比。被寄養在據說在酒廊工作的阿姨家裏,有個流氓哥哥,和不知所蹤的母親。唯有和Orked在一起,才是他最快樂的光陰。因此,他也很認真的對待這份感情。但隨著Orked在他心中的份量越來越重,也許是因為自卑,也許是因為不懂表達,一次因吃醋而動粗的Mukhsin惹得Orked又氣又難過,賭氣再也不理他。而這時Mukhsin接到母親逝世的消息,必須離開這裡回去 他的甘榜。臨行前Mukhsin到Orked家去辭行,請她原諒並要她務必看看他做給她的風箏尾翼......

看過風箏,Orked追了出去......

少年Orked和Mukhsin的故事,在Yasmin淡淡的敘述中結束。但隨即,我們馬上看到導演Yasmin帶著女兒,與她父母合唱本片的主題曲〈Hujan〉,(這首歌曲是導演父母的創作。)而工作人員也陸續走進鏡頭。在歡樂的氣氛下為全片劃下句點。

但我們知道,這是電影外一章。

Mukhsin究竟在風箏上寫了什麼,只有導演才知道。

《Mukhsin》帶有濃烈自傳色彩,Yasmin本人也在其部落格說過她有類似經驗。在故事的敘述和剪接上明顯比前作《Sepet》流暢。本片在主角名字和劇情細節上,都與和《Sepet》作了一定的呼應,而《Mukhsin》飾演女主角的小演員本身正是《Sepet》女主角的妹妹,因此無論在意念上以及視覺上都達到了承接故事的效果,故可視之為《Sepet》的前傳。

個人最感動的是Yasmin出乎意料地讓《Sepet》主角Jason和Orked,以客串的方式出現在本片中。這個意外的驚喜實在讓我感動到眼泛淚光~謝謝Yasmin,讓我對《Sepet》的遺憾和怨念,得以在《Mukhsin》的平行世界中得到一絲補償。

如果你沒有看過馬來甘榜,不了解馬來人的生活,那你不妨看看這部片;如果你未曾發現馬來傳統社區的美,你也應該看看這部電影。 簡單純粹,而且動人的故事,還有一點點對於馬來社會的批判。誠意推薦Yasmin Ahmad的《Mukhsin》。 (p/s:但注意喔,這部電影後劲頗強)

對了,這部電影在香港電影節放映時,還有個很妙的譯名:《木星的初戀》,哈哈。

電影預告:http://www.youtube.com/watch?v=HuThuPC9sO8


...
2007-08-21 0 意見

2003-2006 中國影評人協會十大外語佳片

排名依照先後順序 ,標藍色者為記錄片。

2003十大外語佳片

1.「悄悄告訴她」Talk to Her,西,Pedro Almodovar
2.「芝加哥」Chicago,美,Rob Marshall
3.「揮灑烈愛」Frida,美/加/莫,Julie Taymor
4.「奔騰年代」Seabiscuit,美,Gary Ross
5.「科倫拜校園事件」Bowling for Columbine,美,Michael Moore
6.「時時刻刻」The Hours,美/英,Stephen Daldry
7.「神秘河流」Mystic River,美,Clint Eastwood
8.「魔戒3」Lord of the Ring,美/紐/德,Peter Jackson
9.「再見列寧」Goodbye Lenin,德,Wolfgang Becker
10「火柴人」Matchstick Men,美,Ridley Scott
「戰地琴人」The Pianist,法/德/英/波Roman Polanski


2004十大外語佳片

1.「黃昏清兵衛」Twilight Samurai,日,山田洋次
2.「大智若魚」Big Fish,美,Tim Burton
3.「老爸的單程車票」The Barbarian Invasions
4.「托斯卡尼艷陽下」Under the Tuscan Sun 美/意,Audrey Wells
5.「華氏911」Fahrenheit 911,美,Michael Moore
6.「香料共和國」A Touch of Spice 希/土,Tassos Boulmetis
7.「特洛伊:木馬屠城」Troy 美/英,Wolfgang Petersen
8.「春去春又來」Spring,Summer,Fall,Winter...and Spring 韓,金基德
9.「電影狂」Camera Buff 波蘭,Kieslowski
10.「寶萊塢生死戀」Devdas 印度,Sanjay Leela Bhansali


2005十大外語佳片

1.「衝擊效應」Crash,美/德,Paul Haggis
2.「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美/英,Joel Schumacher
3.「壞教慾」Bad education,西,Pedro Almodovar
4.「登峰造擊」Million Dollar Baby,美,Clint Eastwood
5.「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
Born Into Brothels: Calcutta’s Red Light Kids,印/美,Zana Briski
Ross Kauffman
6.「未婚妻的漫長等待」A Very Long Engagement,法/美,Jean-Pierre Jeunet
7.「我的小牛與總統」The Cow and the President,法,Philippe Muyl
8.「天使薇拉卓克」Vera Drake,英/法/紐,Mike Leigh
9.「山村猶有讀書聲」To Be and to Have,法,Nicolas Philibert
10.「點燃生命之海」The Sea Inside,西/法/意,Alejandro Amenábar

2006十大外語片

1.「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美,李安
2.「火線交錯」Babel,美/墨,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
3.「柯波帝:冷血告白」Capote,美,Bennett Miller
4.「愛情決勝點」Match point,英/美/盧,Woody Allen
5.「吹動大麥的風」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德、義、愛、英、西、法,Ken Loach
6.「神鬼無間」The Departed,美,Martin Scorsese
7.「香水」Perfume: The Story of a Murderer,德/法/西,Tom Tykwer
8.「晚安祝你好運」Good Night and Good Luck,美,George Clooney
9.「盧安達飯店」Hotel Rwanda,美/英/意/南非,Terry George
10.「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花樣奇緣),日,中島哲也
「穿著PRADA的惡魔」The Devil Wears Prada,美,David Frankel"
0 意見

2003-2006 中國影評人協會的“十大華語片”

「中國影評人協會」於1964年8月24日在台北記者之家成立,發起人包括各報影劇版主編、撰稿人,及國民黨文工會等人士。會員皆為相當經歷的影評寫作或相關電影背景的人士。該協會每年均對在台上映的電影進行票選,選出該年度的十大中外佳片並重新上映,近幾年的獲選名單如下:(排名按照先後順序)

藍色為記錄片

2003十大國片:  (括弧內為XY個人感想)

1、「巴爾札克與小裁縫」(人正景正故事也正,當之無愧)
2、「英雄」(只記得鮮豔的顏色和唯美的畫面,就這點老謀是成功的)
3、「無間道2」(沒什麼印象)
4、「變臉」(沒看)
5、「不散」 (沒看)
6、「麥兜故事」(我很愛這部片~我來選這部是第一) 
7、「幸福時光」(沒看) 
8、「向左走,向右走」(我不明白為何這部會上....)
9、「天地英雄」(沒看)
10、「金雞」
「周漁的火車」(金雞超讚,周漁悶死我也~)


2004十大華語片:

一「盲井」(沒看)
二「2046」(沒看)
三「大事件」(沒看)
四「十面埋伏」(如果沒有先看過無間道的話,這部其實不錯)
五「功夫」(比少林足球好多了,後來才知道原來幕後有劉鎮偉~)
六「新警察故事」(成龍演得過火,要選最沒火花的螢幕情侶,這是第一名)
七「黑狗來了」 (沒看)
八「餃子:三更2之1」(沒看)
九「地下鐵」(沒看)
十「和你在一起」(沒看)


2005十大華語片:

1「如果.愛」(歌舞出色,演員也出色,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2「黑社會」(沒看)
3「可可西里」(還沒看)
4「最好的時光」(讚讚讚!!!)
「翻滾吧!男孩」(沒看)
6「天下無賊」(年度佳片!除了劉德華太劉德華之外)
7「海南雞飯」(張艾嘉演新加坡auntie真像,可惜劇情沒有驚喜)
8「無極」(雖然被唱到一文不值,其實我還蠻喜歡裡面一些畫面)
9「殺破狼」(沒看)
10「面子」(年度佳片!!對白演員故事皆一流,但這不是美國片嗎?)


2006十大華語片:

1「墨攻」(沒看)
2「霍元甲」(好看而且也值得一看)
3「伊莎貝拉」(一直很想看但都還沒看>"<) 
4「黑社會以和為貴」(沒看) 
5「千里走單騎」(還沒看)
6「看上去很美:小紅花」(沒看)
7「傷城」(還沒看)
8「奇蹟的夏天」(相當好看的紀錄片)
9「詭絲」(沒看而且也不打算看)
10「醫生」(醫生故事很特別,可是不太喜歡導演的風格)
「一年之初」(沒看)

其實從片單可以發現,在台灣上映的華語片(包括廣東片)其實並不多,總覺得有好多遺珠但懶得去查"...
2007-08-20 0 意見

觀影-Fremde Haut (Unveiled)



97 min Germany / Austria /2005

這是我在2006年女性影展時觀賞的電影。《Fremde Haut》是德文原名,英譯《Unveiled》。影展的中文譯名為《法莉芭的祕密》(港譯《掀起我的愛》)。導演Angelina Maccarone對片名的解釋是這樣的: Originally "Unveiled" was titled "Fremde Haut" which means In Orbit —the term officially used by the UN to refer to asylum-seekers who findthemselves orbiting around planet Earth because they can actually findlegal domicile nowhere at all.

這是一個關於生存的故事,主角Fariba在伊朗因為同性戀身分而遭逮捕並判處死刑(她是可以選擇否認但她沒有),在獄中她認識因搞學運被抓的男生Siamak,後Siamak因過度恐懼而自殺,她則藉此機會喬裝成他越過邊境逃亡到德國,以一個男性的身分開始生活......在流亡期間她為了籌錢買假證件而在一間酸菜工廠當非法勞工,遇上單親媽媽Anne。兩個人發展出感情時也是問題得到來,Fariba困惑Anne究竟愛上的是她,還是"他"的外表,同時還要面對Anne的另一個追求者Uve的威脅。

主角集各種弱勢於一身:女性、同性戀、非法移民、非法外勞。而這些身分認同(Identity)都是她在德國生活必須要隱藏起來的。Unveiled有摘下頭巾的意義,可以用來比喻新一代不帶頭巾的穆斯林女性,但我想這裡要強調的是被迫放棄自己原來的身分認同,國籍,宗教文化傳統,甚至是性別的主角Fariba,游離在陌生環境掙扎求存的不安全感。作為穆斯林女性的"必需品"頭巾她已經被迫要放棄,而其他的隱藏身分也隨時可能被揭開,而揭開的同時可能馬上帶來的是暴力和死亡。

全片就籠罩在這種“主角的身分什麼時候被揭開”的不安氣氛下。觀眾是同情主角的,因為我們可以感受到她的驚恐與不安,又無法對人言說的痛苦。影片同時也側寫了被迫離開自己生長環境流浪他鄉者望鄉又無法歸鄉的那份心酸,片中主角在德國有個室友,沒事就重複看著一段拍得亂七八糟的家園錄影帶。

後半段幾段轉折讓人看得非常緊張,因為過去看偽裝或者扮裝的電影的經驗中,在真相揭露之際總是發生悲劇。不過還好,這部片不像《Osama》或者是《Boys Don't Cry》那麼殘忍,至少導演在最留給了我們一絲希望。當然,片中也是有些幽默的橋段的。那段小小潛水艇的橋段真是有趣極了,尤其還要配上後來Anne進來時那個傻眼加尷尬的可愛表情~

儘管探討的議題很有份量,但這部片不會悶也不會沉重難消化,個人相當推薦。導演用豐富的影像語言,成功的把觀眾帶入一個髒兮兮的德國小鎮勞工的生活環境之中,也讓觀眾更能對主角的心境有所感受。此外,取景和攝影也要記個大功,有好幾個景拍得真漂亮。

最後,在IMDB順眼看到,這部電影很理所當然在伊朗是禁片,但是在德國呢, 只要你十二歲以上就可以放心看了。上網搜尋了一下女主角的資料,Jasmin Tabatabai本身就有個德裔母親和伊朗裔父親,除了當演員外也是著名的歌手,難怪導演讓她在片中小小的秀了一段歌喉。

Unveiled英文官網:http://www.unveiledthemovie.com/index.htm
Jasmin英文官網:http://jasmin-tabatabai.com/english
2006女性影展官網:http://www.wmw.com.tw/older/2006/
2007-08-18 0 意見

寓意深長的PETRONAS國慶廣告

Petronas的佳節祝賀廣告一直以來都以溫馨和高水準受到大家歡迎。

今年國油在全國歡騰(騷動?)迎接建國五十週年之際,也推出一系列別具意義的廣告。這系列的廣告不像過去宣揚各族團結和傳統家庭價值,而是像個寓言故事般,深入淺出地點出我們(執政者?)該警惕和反省的事。

2007 "Saya anak Malaysia" Merdeka廣告系列:


對現況感到迷惘?試著去回想初衷吧


自己覺得不如人,才會覺得別人投射過來的目光充滿猜忌


"我已經讓人幫助了很久,也走了很久。但要記著,人走路是要朝前的,別倒著走。"


不管誰捅了漏子,後果要共同承擔,任你皇親國戚還是剛好路過,別以為事不關己。

還有,為何各族青年自顧自家事,毫無交集遑論像父輩般那樣建立友誼?

如果大家都能用孩子的眼光看我們的家園....


朋友就另一則則寫了個認真的分析,推薦大家去看:

Petronas國慶日賀歲廣告解析
2007-08-17 0 意見

聽歌-木紋



“來年樹倒 身影孤 煙花散 
 年輪未可推翻 化不淡”

黃偉文以物寫情的歌詞,記憶中的有過去《神經痛》、《汽水樽裡的咖啡》,總能夠借由精確抓住表面上所敘述的「物」之特性,去描寫真正的主題。

這首《木紋》,初聽給我的感覺就是一首很典型的"菇記"歌曲,去找了歌詞來看(我光用聽的不明白,廣東話太差^^")才知道內容。

關係結束,回憶卻像年輪,長出就不會消失,儘管樹身枯萎,木紋仍深刻在其內心,任你刀砍斧劈,除非放把火燒個一干二淨。

曲本身有感染力,也相當耐聽,Hocc演繹出色,那種要斷無法斷的痛,透過歌者的詮釋明確傳達給聽眾。

記憶無法說忘就忘,感情也不能想斷就斷。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

木紋
曲︰張繼聰 詞︰黃偉文 唱︰何韻詩

如果 一手鋸開枯樹 木不會發現痛
不過 日日澆水的我 覺得被挖空
如果 必須結束關係 難扮成從未栽種
讓我 數著年輪 這些年輪 我的心會痛

畢竟那段如沐春風 早刻進百年長的信
在信中 圈圈緊扣 情感多深厚
前因 非因 錯種

分開簡單 抹去往事極難
幾多溫馨 燭光晚餐
難以用 斧頭一劈 叫畫面飛散
伴侶沒了 記憶會為患

倚星細語 抱月夜談
歷歷在目 錄下年鑑
來年樹倒 身影孤 煙花散
年輪未可推翻 化不淡
情長未可推翻 化不淡

緣慳 但是人非草木 並不會太易慣
刻個 木造的心給我 痛苦未會減
情願 舊事連根一拔 忘滅如燃盡的炭
但我 數著年輪 幾圈年輪 已經濕了眼

分手與又平復之間 少不過百年零一晚
就怕翻風的一晚 回首貪一眼 回憶急速擴散
就怕新婚的一晚 臨終貪一眼 徒添幾分慨嘆

mv preview:
0 意見

觀影-Sepet



*本文原載於 台馬會訊 Sifat 2005 107期  *此為修訂版

男子為躺椅上的母親朗讀了一段泰戈爾詩句的中譯,兩人分別使用馬來語和廣東話聊天,內容剛的詩句,到寶來塢的明星……畫面一轉,伴隨著阿拉伯語誦經聲,鏡頭從一部可蘭經移到穿着穆斯林祈禱服的馬來少女,隨著她起身打開衣櫃,我們看到裡面滿滿的都是金城武的照片…此時伴隨著許冠傑的悠揚歌聲,簡單的線條動畫為我們一一介紹本片工作人員~

  這是電影Sepet的開場畫面,那份久違的熟悉感讓我感動到無以復加。

  Sepet是由Yasmin Ahmad執導,近來頗受各界矚目的一部大馬電影。故事很簡單,一個華裔男孩和一個巫裔女孩的愛情故事。有意思的是,這部影片的的文化元素“很複雜”,光是片中對白就夾雜著馬來語、華語、粵語、福建話和英語。

沒錯,非常“馬來西亞”。

  但這部電影受矚目的原因,不僅是它反映了大馬社會多元文化繽紛燦爛的一面,更難得的是勇敢地觸碰潛藏這些背後,被視為禁忌的「族群問題」。導演用輕鬆但不失批判的語調,大方地把大馬族群間的隔閡與融合攤在觀眾眼前。就像片中主角Orked不以為然地道:Who cares about someone like the other someone becoz of their race? It's when they hate them, and that is the problem!

  我們對於「異文化」常常帶著一些猜忌和刻板印象,同時又難免有著對彼此文化的好奇甚至是喜愛,就像影片中愛看華語電影的女主角,還有懂得跳馬來舞的男主角。各族之間明明可以靠得很近,卻總被諸多意識形態以及那層薄薄的那層膚色所阻隔,以致我們往往過度強調彼此間的差異,而非相同之處。

就像在台身份為馬來西亞僑生的我們,在每年的國際週或是類似活動時,總會被要求穿上象徵「馬來西亞」的傳統服裝如kebaya, baju kurung 等。但當被問及大馬其他族群的問題時,我們究竟能夠回答多少?既存的刻板印象,我們能意識到的又有多少?

  透過劃分“他者”,來歸類什麼是“自己”,似乎是人類天性。但電影的另一主題,便是在呈現那能夠超越種族語言,人的內心那種想要愛與被愛的普同感受。就像主角阿龍的peranakan 母親所說,透過翻譯她也一樣能夠發自內心地欣賞泰戈爾的詩句。

  其實客觀來說,Sepet 的劇情其實略為平淡。但是看電影很主觀,我認為電影是否好看,在於是否能夠打動觀眾內心。Sepet簡單純粹的愛情故事打動了我,滲透在劇中導演的理念打動了我,還有巧妙穿插在片中深具意涵的歌曲也打動了我。

  這是部很好看的電影,誠意推薦,2005, Sepet by Yasmin Ahmad。
0 意見

觀影-練習曲




練習曲-單車環島日誌
練習曲Island Etude台灣陳懷恩.

攝影師出身的陳懷恩,初執導演同的作品。內容是講述一個青年在大學畢業前請假騎單車環島的青年,在途中遇到的人與物。問他為什麼要環島而且還特地請假?因為“有些事現在不做,就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影片平淡卻寫實地勾勒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他們的生活與故事。片中並沒有特別的高潮或衝突,卻讓我的眼眶濕了好幾次,因為故事中人那份讓我似曾相識的熟悉感,也因為那勾起了我自己環島時的回憶。我也曾在主角借宿的小學停留;仰望桃園的媽祖金身;眺望龜山島;也曾沿著海岸公路吹著那“太平洋的風”~當然還有在環島途中遇到的人們....(已寫在環島的遊記裡)。

“騎腳踏車,可以看到最好的與最壞的”,片中幫主角修好腳踏車的單車騎士這麼說的。沒錯,唯有用雙腳去踩踏,才能體會到大地高低起伏、看清路邊花草樹木、感受迎面而來的風風雨雨和人間溫情。

台灣真的很美,那種美被導演用鏡頭的形式紀錄了一部份。這是一部需要用眼睛欣賞,用心去體會的電影。

推薦:7 欣賞:7
官方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EtudeBike

戲外,
當時首輪上映就想去看了,幾經波折後來還是在大世紀看。重返久違的大世紀,新台幣九十元可以讓人看三部電影,真的是一件很讓人開心的事。另外就是,之後逛誠品,發現多了好多單車環島以及旅遊的書。
 
;